压缩机企业出海,各国市场特点盘点
编辑:上海博莱特空压机官网 时间:2025-08-23 浏览次数:0
在关税战持续不断的背景下,中国压缩机企业面临高额关税、供应链重构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。对于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,结合当前贸易政策及行业实践针对性布局,做出适合企业自身出海的突围策略十分必要和紧迫。
1、出口转为跨境合作
(1) 利用低关税国家(如墨西哥、越南)进行转口贸易,但需注意政策风险(如美国对东南亚“借道出口”的限制)。
(2) 通过境外投资布局当地化生产,规避关税壁垒。通过备案在东南亚、非洲、欧洲、美洲等地设立生产基地,直接面向目标市场生产,规避高额关税。
(3) 本土化合资/并购:在目标市场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(如东南亚市场),或收购具备渠道/技术的中小企业(如欧洲二线品牌),快速获取本地化资源。
2、产业链协同出海
(1) 联合上下游企业形成生态联盟,例如整机组装厂和零配件供应商,共同进入海外市场,建立“联合体”,以整体解决方案形式出海(如“压缩机+智能控制系统+运维服务包”),降低客户采购成本,共享基础设施和资源。
(2) 集群式布局:在目标区域(如墨西哥靠近美国边境)建立产业园区,吸引配套企业入驻,形成当地化供应链。数字化供应链网络:搭建全球供应链管理平台,实现跨国订单协同、库存共享与物流优化(如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零部件溯源)。
(3) 横向协作:对于出口型企业,我们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客户群体,还要面对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,国内企业应转变竞争策略,变“竞争”关系为“竞合”关系,企业间应根据自身竞争优势,打破成见、优势互补、“抱团”合作,共同抵御出海中的风险,在国际竞争中走的更远、更稳。
3、全球化市场布局
(1) 拉美:墨西哥、巴西等市场享受对美关税豁免,可作为进入美洲的跳板。中东欧:土耳其、匈牙利则便于辐射欧盟市场。
(2) 南亚、中东、非洲:劳动力成本低且市场潜力巨大,适合转移产能或建立区域性制造中心。同时,越南、泰国等地的关税优势还可作为转口贸易跳板实现“借道出口”。
(3) 调整市场组合策略;实现风险对冲布局。
综合以上,目前的国际市场可分为四类:
利润型-欧美高端市场,市场高度成熟,利润率高达20%以上,客户习惯很难改变,适合主推定制化和节能型产品。
增长型-东南亚、印度,年增速可达10%以上,当地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,有一定的购买能力,适合布局中端机型。
战略型-非洲、拉美,通过政府合作参与基建项目,通过项目打包配套的形式,实现产品出海。
地缘政治缓冲在RCEP-美墨加协定等多边框架内布局产能,规避关税壁垒(如在越南设厂出口欧盟可享零关税)。
声明:本文"压缩机企业出海,各国市场特点盘点":http://www.bolaite-sh.com/news/show574.html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互联网,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我们来信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